一、基础操作篇
1. 访问与登录
DeepSeek提供网页端与移动端双平台支持:
- 网页端:访问 → 点击"开始对话" → 首次使用需通过手机号/微信/邮箱注册登录。
- 移动端:下载官方App → 支持手机号/微信一键登录 → 登录后即可提问。
2. 界面功能解析
- 输入框:核心交互区,可输入问题或指令(支持语音输入)。
- 深度思考模式:点击切换至R1模型,显著提升复杂问题的推理能力。
- 联网搜索:需获取实时数据时开启,回答将基于最新网络信息优化。
二、核心使用技巧
1. 提问范式革新
推理型模型 vs 传统指令型模型:
- 错误示范:
"写一份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报告,需包含政策、技术、竞品三部分,每部分500字"
- 正确范式:
"我要与比亚迪供应商谈判,需要一份接地气的新能源行业分析,重点突出供应链风险,附谈判话术和防坑建议"
万能公式:
`我要[目标],给[对象]用,希望达到[效果],但担心[问题]...`
2. 输出优化策略
- 抽象转具体:追加"说人话"指令,自动将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表达。
- 风格控制:
`模仿鲁迅文风,撰写一篇关于AI伦理的杂文` → 支持鲁迅/莫言/李白等经典文风。
- 深度思考激活:
`请在你的分析中同时进行批判性思考至少10轮` → 延长思考时间至20秒,提升答案深度。
三、高阶应用场景
1. 专业领域赋能
| 场景 | 应用实例 | 效果提升 |
|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商业分析 | 供应链谈判支持/竞品策略拆解 | 自动生成话术模板+风险预警 |
| 学术研究 | 文献综述/数据可视化 | 支持Matplotlib代码生成+趋势解读 |
| 编程开发 | Python代码优化/API接口调试 | 内存占用分析+NumPy替代方案建议 |
2. 创意内容生产
- 长文本创作:
分模块提问(如先列大纲再填充章节)→ 规避单次输出限制。
- 多模态交互:
上传数据表格 → 自动生成分析报告+可视化图表。
四、避坑指南
1. 常见误区
- ❌ 沿用GPT式详细指令
- ❌ 直接要求万字长文
- ❌ 涉及敏感内容未做模糊处理
2. 解决方案
- 内容审核规避:
1) 修改提问表述(如"某社交平台"替代具体名称)
2) 快速复制未触发审核的回答
- 长文本处理:
使用 分章节生成→人工拼接 工作流